虽然已经恢复了些,但唇色看起来还是有些偏淡。
    云舒他们将母女二人分开后,周幻海过来跟云舒他们道别,林氏还拽着周幻海说话:“好好照顾晴儿,她还没出月子,不要让她见风,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带她出来晒晒太阳。还有之前我让人抄了些滋补的方子,在暖儿那里,记得让她弄给晴儿喝。”
    周幻海也很听话地应着。
    林氏仿佛还是没那么放心,有些威胁似地对周幻海说道:“你要对她好。我的女儿早前是受过委屈的,当时我们家条件不好,却也给她讨回了公道,更不要说现在了。你要当心些,你妻子对你极体贴的。你要是敢对他不好,我就是远在京都也要跑去治你。”
    周幻海因为身正,心中也从没想过对顾晴不好的事儿。
    他也知道林氏这么说是为了顾晴好,所以告诫自己。周幻海也能无奈笑笑,一一应着。
    之后云舒跟云安他们这些朋友才上前跟周幻海说话,说得也都是些伤感的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,再见又各自是什么情景的话。
    然后说了几句多来信,那边船夫就说要开船了。
    几人于是匆匆别过,从此周幻海便不在京都了。
    ※
    平王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,朝内稳定,整个国家的风气就容易变好。
    然而宫内的问题已经解决,宫外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
    南方许多地区,在七月后的几个月内轮番起义。国内税收减去大半不说,今年多地洪涝,又要花钱赈灾。
    虽然天灾多,然而起义的主要人物却都不是普通百姓,而是各地一些掌握权力的官员。
    许是想要效仿北边,只要打到京都,然后让天子下个诏书,如此一来他们也可以称霸一方了。
    所以造反的官员一个接着一个来,周帝无法,只好派兵去镇压。
    朝内这会儿依旧还是缺乏人才,周帝已经跟大家商量好,明年再开恩科,文武都要出些人才,所以武举也会办起来。
    这日,在跟周帝开完会后,云舒借着举荐人才的名义,要跟周帝举荐顾云璟。
    毕竟他的堂哥是真的有能力,这么两年来,一直待在南方,说实话确实有些屈才了。
    太上皇不是明主,云舒觉得给他效命,还不如去乡下种地。
    然而现在的新帝不同,他识人善用,给他当差是不会亏的,因此云舒向周帝推荐了顾云璟。
    秦承业听云舒说顾云璟,便笑着说道:“这不是你之前那位很有才能的堂兄么?”
    云舒说道:“皇上还记得哥哥,是哥哥的荣幸。”
    周帝有些疲惫地笑了笑:“怎么不记得,我记得父皇还夸过他来着。他一个探花出身,年纪轻轻又有才有德,让他去区区一个南方小县城当官,实在可惜了。”
    云舒一听周帝这么说,就知道哥哥回京都有望了。
    “皇上谬赞了。”
    接着只听周帝说道:“你那个哥哥是该回来,只是父皇刚去还没有多久,他又是被先皇贬谪过的人。顾云璟这人十分有才,做人却太过刚强。再南方受点儿难处也是应该的,也学学为人处世。等过了今年,朕再调他回来吧。”
    云舒低头应是,然后就没有话说了。
    他这会儿也不能强硬要求周帝马上就把人放回来,周帝这么说其实已经算是给了准话了,明年想必哥哥能回来的概率是很大的,云舒能够有周帝这么一句话其实就够了。
    这日回家之后,云舒有些迫不及待地给顾云璟写信,告诉他周帝要将他召回的消息。
    云舒想着,他这次也算是帮顾云璟做了一件好事儿。
    最近云舒常跟堂哥信件往来,总能看到他借景抒情,虽然写了许多山水风光的诗句,然而总有苦闷的情绪在里面。
    想必是他极其有才,却不受重用,所以心里难受。
    写完信件后,云舒便在研究历史书籍,还有最近国家的情况。
    就像是他之前说的,古代政治能够稳固,就是靠着一个礼乐不崩坏。
    先帝那么一搞之后,那些以为自己有些能耐的官员,全部都一个个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。
    如今是乱世初现的征兆,朝廷的威严已经削弱,唯一能够恢复尊严的办法,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夺回来。
    除了南方各地战乱四起之外,更大的威胁其实是北方另外两大蠢蠢欲1动的藩镇。
    北方原本有三大掌握兵权的藩镇,之前就是其中一个强势来袭。
    当初周帝调兵的时候,曾经向那两个藩镇要求过让他们出兵,然而那两个地方的领导者却以自己也需要兵力护卫自己的城市,而没有办法出兵,给出了这样让人无语的接口。
    如此看来,就能够很清楚,北方三个藩镇,没有一个是跟中央朝廷一心的,如今北方另外两地肯定也有意获得更多的土地。
    只是他们肯定害怕在自己出兵面对朝廷的时候,自己的地会被另外两股势力侵吞,尤其是土地、人口、军力、经济,都最强的那一藩镇。
    据云舒所知,最近他们另外两个藩镇,都在互相加强经济、农业的来往,说明他们即将要交好。
    很可能要立个什么盟约之类,约定一方有难,另外一方无条件支援。
    云舒猜测,只要他们能够完成盟约,必定也要试试看南下的。
    转眼已经秋季,今年的冬天只怕又要不太平。
    然而云舒对此只是有些紧张,心态并不如之前北方藩镇带兵南下那样的躺平心态。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就是因为现在的京都已经不是往年先帝在时的那个京都了。
    至少朝堂内没有奢靡风气,他提出建议,皇帝就能够接受,实施的也很快,加上士兵都被历练过,他们调兵也十分容易。
    这些条件告诉云舒,别说他觉得北方打不到京都,哪怕就打到了京都,他们打不进城来就会被赶走。
    云舒将这些想法都整理好之后,过了一段时间,在跟周帝和几位受重用的大臣在议论事情的时候,就把他的考虑都说了出来。
    或许是之前被北方撵着走,很多大臣对北方藩镇都有了心里阴影。
    因此有些大人听到云舒说北方还会打过来的时候,表情明显的十分愤怒,像是想要报仇,将敌人撕裂一般,文官眼里都带上了武将的杀气。
    “那就让他们来!如今咱们调兵快速,直接西北、南方都可以调度,只要他们敢打过来,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!这次我们可不会再窝囊了!”
    而另外也有一些大臣,则像是被打怕了一样。在南方某些小规模□□的情况下,还能说一些好的建议,然而在北方问题上,却变得支支吾吾,说不出话来了。
    果然,最后周帝还是对云舒问出了那句熟悉的话:“慎之,你怎么看?”
    云舒之前给过很多有用的建议,甚至制服平王的事情,云舒也给出了很好意见,让朝廷以最小的损失,获得了最大的成功。
    不像早几年的时候,大臣们说话,他还要沉默寡言。这会儿他已经有足够的实力,让他抬头挺胸地发言了。
    周帝一问,云舒便说道:“皇上,北方的事情必然不能马虎,而且也没有什么能够用的计谋,真要用计,就是交给前线战士们来用了。倘若今冬北方另外两大藩镇真的要再来侵1犯,那么咱们唯一能做的,便是跟他们强硬地打一回,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够夺回之前的威严,朝廷说话才能够继续管用,只要北方平定,南方一部分势力势必也不敢再轻举妄动。”
    因为能够看到,近年谋反的事件特别多,而百姓的骚乱只有那么一两起,而且很快就被平定了。
    大多叛乱的都是掌权的官员。按照数据来看,就是北方叛乱之后,□□立马增加了的。
    这就说明,南方那些家伙都是有样学样。
    就是因为政府被北方打败了,不但军内丧失了信心,还有些不自量力的人的野心也被勾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