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帝对国家的财政一定是有数的, 休兵三年,一定是他已经在心里默默统计出来的数字。
    虽然可能不精准, 但大差不差, 跟云舒内心想得也差不多。
    三年不战乱, 至少百姓能安心许多,其实更好应该是五年乃至十年不要大规模打仗。
    三年的经济应该够恢复到战前,三年的税收,加上国家之前还剩余的钱,应该够他们打几年战争。
    只要练兵够快速有效,灭不了三镇,灭了两个小藩镇,还是能够做到的,只要他们不是十分团结。
    三个藩镇,其中一个做大,另外两个必定不是十分信任。
    小藩镇甚至是可以成为一个像羌国那样,两面讨好的中立国家。
    然而周并不允许他们成为这样的存在,所以三镇必定会成为中央政府的敌人。
    而且他们三个藩镇互相之间肯定也是互相不信任的。
    大藩镇是怎么“发家”的,另外两个藩镇既然模仿了,说明他们心里肯定门儿清。
    以战养战,烧杀抢掠对抗政府,将皇帝逼到南方。谁会愿意跟亡命之徒们成为盟友?
    然而当他们必须要成为盟友的时候,也是会维持表面的和平的,对于他们联结之事云舒倒是不那么担心。
    因为不互相信任的友谊,是一吹就散的,哪怕有共同的利益,他们互相之间也不会为了彼此去送命。
    这日之后,果然休兵,国内无兵燹。
    百姓或许并不是健忘,只要日子能够表象太平,他们就能够心满意足窝在自己的院子里继续过他们的小日子。
    真正跟百姓们接近的,其实是当地那些小官员,其实只要真的能够为百姓做事儿的话,他们内心也会逐渐感受到的。
    那些夸赞的言辞并不是表象的溢美,而是发自内心的,朴实的夸奖。
    至于国家大事,他们是关注不到那么长远的,若真的各个官员能够为国为民,那么他们也并不需要去了解。
    然而并不是所有朝廷的官员都清明。“天下乌鸦一般黑”是他所处朝代许多百姓对官员的认知。
    这时候,便需要百姓能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有个明确的认知,要知道自己的国家是否真的在朝着上坡走着。
    不好了,就该提意见,要有一张会“抱怨”的嘴。
    倘若再有那些所谓“公知”打着公知的幌子,却做着卑劣的事情的时候。
    就像看小说一样,白莲花这样的人设,原本指这个人纯洁、单纯,然而现在却变成了虚伪、做作的代表。
    倘若假的公知占用了“公知”的名声,那么那些真正的公知,又该是多么的伤心?
    可惜的是,古代的百姓很少读书明理,读书的人多也不讲朝政,只是为了能识字,找个好些的工作来做。
    有时候云舒觉得,或许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,就是天下大势一直都是这么反反复复,反反复复。
    不打仗了,朝堂内的事情终于恢复成了战前的样子,这几年经历了许多,云舒也已经二十五岁了。
    妹妹年纪越发大了,林氏到现在已经不愿意去管她的婚事,而是在尽力想着如何才能应付别的夫人、太太们,解释她的孩子婚姻坎坷的原因了。
    其实说是不愿意去管,其实也是林氏疼爱自己的孩子,而且她的疼爱在这会儿看来已经算是溺爱了。
    早些时候林氏看他们年纪小,总想着让几人着急一下,逼一下,想着他们也就熬不住去找个人成亲了。
    然而现在他们越发大了,心中有了自己的思量。林氏很清楚,现在她的劝只会让他们排斥。
    林氏心里很明白,她劝多了反而伤了感情。既然他们都不着急,她自己也便不着急了。
    可能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因为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。云舒他们是男子,年纪再大成亲都不算晚,哪怕四十岁有一天想开了呢?
    反正林氏是比他们走得早的,只要两眼一闭也什么都瞧不见了。
    至于女儿,她有两个哥哥,一辈子不嫁,虽说云舒他们要是走得早,将来后辈们对她或许不会太好,但总不至于太过不孝顺。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母亲就是这样,只要活着一日,就会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日。除非她真就看不见听不着了,否则她姑娘是绝对不能被人欺负的。
    顾淼的性格被她养得很男子气,又霸气又张扬。家里不曾好些的时候她就很不服别人,如今发达了,眼光更是高些。
    其实家里也不是没有些小贵族来求取他们姑娘的,毕竟云舒现在的官职不低,还是周帝很看好的人,前途不可限量。
    只是那些什么侯府、伯爵府的人,要么不是嫡子,要么就是妻妾成群。那些贵族原本生活糜烂,大多都是因为自己家没落,所以想着联姻互相支持。
    这些别说心气儿高的顾淼看不上,连林氏自己也不肯将姑娘给他们。
    却说云舒这里给顾云璟去了信,顾云璟听说云舒帮他说话的事儿后,信里也对云舒表示了感谢,言语里是期待回京都的。
    可是有一点不巧,云璟的父亲,也就是云舒的堂伯伯,今年刚去了,云璟要丁忧三年,所以要先回老家。
    云舒见了信,将事情跟母亲还有弟弟、妹妹、侄子他们说了,然后回了一封信,首先是让云璟节哀,然后将朝内休兵养民的消息告诉了云璟,告诉他不必着急,将来还有很多机会,反正到时候他们兄弟是迟早要在京都再见面的。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    嘿。
    第119章
    京都, 高大的层层宫墙之内。
    周帝成日处理公务繁忙,今日终于有时间到太子东宫看一看,想要知道自己的长子最近学业有什么进益没有。
    太子身居东宫,同之前在南方的时候大不一样了, 如今被约束着, 平时也不能出宫。
    周帝原本以为,条件如此严格控制, 自己这不成器的儿子总也能有些进益才是, 然而却是他想错了。
    手上拿着的文章, 他越看下去, 心里就越是恼火。
    “你这段时间都学了些什么东西!教你的那些人, 都是翰林出来的人才!放到你面前, 也简直是对牛弹琴了。我不期待你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、治国良策,好歹也能够被这些有头脑有修养的人熏一熏, 好歹长些脑子!你诗词写的也不过如此, 文章更是一塌糊涂!
    你究竟有没有用心学?越考问你,越发写得愚蠢了!你平时不务正业,文章文章写不好、政治政治不关心,你叫朕将来还怎么能放心把江山交到你手里!混账东西!”
    太子一听秦承业发火, 身子一缩一缩的,显然是十分害怕。
    虽然他父亲体弱,然而确实能耐,原本周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家里人都十分敬重他, 如今是皇帝了,自然更有威严。
    太子见父亲生气, 首先不想认错, 而是想办法推卸责任:“他们虽然都是些老先生, 然而性格都古板,动不动就是背、动不动就是抄,说得我都听不大懂,就先背先抄,总记不得意思,自然文章也写得不对。”
    这是他惯用的手段,他父皇虽然严厉,然而却还是十分疼爱他的。只要说得有道理,父亲就会听取。
    这是周帝最大的优点,这个优点会使他聆听下臣的意见,却也是他最大的缺点,只要有人在一件事上说得颇有道理,他就会在脑海中不断思量,最后得出一个思考后的结论。
    周帝原本就是在这些老臣们的教导下出来的,自然也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。
    其实能够考到翰林的人,对读书是有自己的好的理解方式的。然而他们教书的速度也快,容易让人跟不上。
    周帝很清楚自己的太子的能力,他的学习天分并不高,强度高的教育,后面的东西越学越多,他却无法完全记住前面学过的内容,这样学习对他来说最后只会变成死记硬背。
    理解不了先生说的东西,那背再多结果也不会很有成效的。